俗话说,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,这句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骨折愈合周期的一个大致的总结,早在《兴唐传》中便有记载“伤筋动骨一百善伤天”,从专业的角度讲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
但是“伤筋动骨”一百天并不是绝对的。
不同损伤,其愈合的时间,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。为什么做完手术发现伤口比术前还要肿胀?骨科手术后何时可以下床吗?需要注意些什么?让我们一起来围观——
另外有许多骨折,如腕骨、跗骨等骨折,无法完全用时间来衡量,应当把x线表现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,参照治疗时间的进行综合分析,才能确定。
一、术后多久可以下床走动?
在骨科病房,病人需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根据手术的部位、手术的时机来确定下床活动的时间。例如:上肢骨折的患者,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活动,而下肢骨折的患者,下床时间因人而异,住院期间只能借助辅助工具,不负重行走,具体情况遵医嘱。
二、为什么伤口处在术后比开刀前还要肿?
切口部位肿胀主要是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限引起,术后给予抬高患肢、冰敷治疗,加速肿胀消退。
三、如何做,才能让骨折愈合的更快
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,以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,让骨折愈合更快。
(1)禁烟,戒酒
可以说是重中之重,病房探视、陪护禁止吸烟。术后使用头孢抗炎绝对禁止饮酒,避免双硫仑反应。
(2)均衡饮食,保持大便通畅
多食含钙质丰富的食物:如豆制品、虾皮、鱼类;多进食高蛋白、高维生素并含果胶成分高的食物如:新鲜蔬菜、水果,保持营养丰富,预防便秘;少食多餐、促进食欲,保证营养的吸收。
(3)积极治疗基础疾病,如:高血压、痛风、糖尿病,由专科医生调整用药,勿随意增减或漏服。
四、伤筋动骨一百天=卧床一百天 嘛?
骨折愈合周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。但是,医生最怕的就是患者朋友“老老实实”的卧床休息。
术后康复锻炼至关重要,避免盲目的活动导致骨折不愈合,又要防止患者不动,出现关节僵直、肌肉萎缩,不利于愈合。
那我们,“动”还是“不动”?
当然得动啊!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最基本的功能锻炼方法。
1、踝泵练习: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加,减轻肿胀,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。
方法:足趾用力向下弯曲,保持5-10秒再放松;足趾背伸,保持5-10秒再放松,每次15~20min,每天5~6组。
2、股四头肌收缩运动:锻炼大腿肌肉力量
方法:平卧于床,将下肢平放于床上,伸直膝关节,膝盖向下压,足跟用力下蹬,绷紧大腿肌肉,足背伸,保持5-10秒,每天10组,每组10次。
3、直腿抬高运动:维持大腿正常肌力
方法:平卧于床,患侧伸直,足背伸,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,抬腿(抬高角度30-45度),距离床面15-20cm,保持10-15秒再缓慢放下,每天3组,每组15分钟。
4.借用辅助工具下床锻炼:拐杖
1)环境宽敞明亮,地面干燥;穿好合适的鞋下地行走。
2)拐杖高度应距腋窝下1.5—2个手指,约5cm。
3)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前方,保持身体平衡。两个拐杖的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,不要用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,伸直肘部,用双手支撑体重,用力点在手部,而非腋窝。
4)双拐同时向前移动
5)向前移动患肢于双拐之间,再向前摆动正常腿,放在双拐的前方(双拐—患肢—正常腿)
五、常见骨折锻炼方法
上肢骨折:麻醉清醒后握拳、伸指、分指、腕屈伸,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,但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。2-3周后,开始主动的腕、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、内收活动,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。6-8周后遵医嘱加大活动量,并做肩关节旋转活动,以防肩关节僵硬或萎缩。
下肢骨折:
1)继续坚持踝泵运动、大腿肌肉力量练习。
2)术后一周,进行患肢膝关节的主动伸屈锻炼,保持脚在床上滑动,尽量屈曲膝关节,在最大屈曲位停留5~10秒,每天5~6次,逐渐增加活动范围。
出院指导
1、饮食指导: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食物如,多饮水,多吃蔬菜水果。
2、活动指导:坚持住院期间的踝泵练习、股四头肌收缩运动、直腿抬高、膝关节屈伸运动,活动量逐渐加量,循序渐进,不负重行走,注意安全,预防再次跌倒等意外事件。
3、用药指导: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带药服用方法,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饭后服用。
4、根据伤口情况,定期到尊龙凯时换药拆线。科室建立护患微信群,为其答疑解惑。
5、定期复查,遵从医生的康复锻炼计划。一方面是检查骨折愈合状态,病情恢复情况;另一方面是观察康复锻炼情况,及时跟进康复计划,加速康复。